從單純“走出去”邁向更深層次的“全球化”戰略布局,中國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出海,與企業“出海潮”相對應的是,今年以來,中國內地公司赴境外上市活動回暖。
近日,商務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境外機構投資境內科技型企業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持續提高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質效,加快備案辦理進度。
證監會4月發布《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提出支持科技型企業依法依規在境外上市,落實好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持科技型企業境外上市融資發展。
這些政策措施明確了監管方向,完善了制度體系,增強了企業境外上市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也使得赴境外上市成為眾多擬上市公司的選擇。
梳理發現,擬赴境外上市的公司中不乏積極出海的企業,如加速擴張海外業務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以及生物科技與健康等行業企業。同時,境外上市為企業出海進一步提供助力,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例如,今年成功在美國上市的某汽車公司前不久官宣進軍東南亞,預計今年將進入50余個海外主流市場。
境外上市可以幫助企業接觸到更廣泛的投資者基礎,增強融資的多樣性和可靠性,降低單一市場的風險,境外的資本市場為企業提供的廣泛的融資渠道,有助于企業實現規模擴張、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同時還可助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者和合作伙伴,從而推動企業的國際化進程。
與此同時,企業境外上市過程中,數據安全與數據合規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這使得企業不僅可以推動提高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建立完善的治理結構和合規體系,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還可以加快完善公司數據安全、跨境數據流動、涉密信息管理等的相關規則和制度,有利于企業出海過程中的數據安全管理與合規。
當然,需要看到的是,“出海”過程中會時常伴隨新的風險,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法規和政策風險、市場競爭和品牌建設問題、供應鏈和物流管理需求、海外市場招聘和管理當地的人才的挑戰,如果沒有處理好以上問題,會為企業帶來資源的消耗,阻礙企業的發展。因此,出海企業需要采取建立合規體系、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準備好充足的資金、建立當地化團隊等措施,以保證企業出海之路成功。
對此,企業一旦決定在境外上市,需要提早籌謀,不僅要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選擇境外上市地,選擇優秀的中介機構為企業出謀劃策,作出最適合企業的選擇,還要提前了解境外上市備案新規的內容,以便盡早將備案新規的要求納入籌劃范圍內。
對于涉及行業監管及安全審批等特殊關注事項的企業,還需要盡早與相關主管部門或證監會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商討解決方案。
同時,制定最適合公司本身的上市方案和路徑,順利推進企業境外上市的進程。
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特別是在美上市的企業,應注意其定期報告所涉及的審計機構及經審計數據等方面是否會牽涉到對SEC最新發布的相關規則修訂案的違反及抵觸,若有則需要及時應對、作出調整。
世界金融控股集團
世界金融控股集團(美國上市股票代碼WFHG),是一家專業協助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進入資本市場的全方位資本運作服務機構。含輔導上市、頂層設計、市值管理、投資融資、并購重組等,集團獨創IAPO上市模式,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規劃最合適的上市路徑,提高企業上市成功率。
以上為世界金控執行團隊自2022年12月至2024年3月的成功上市案例:合計發行各類美國主板上市55家,合計募資68億美金,每個公司募資平均1.24億美金,一家公司募資最高9.19億美金。交易類型包含SPAC、IPO、并購、PE、對沖基金等,金控執行團隊擔任包括:財務顧問、主要賬簿管理人、唯一賬簿管理人、聯合賬簿管理人、PE融資、獨家代理人等。
集團相關的互聯家基金,團隊自99年從事基金管理至今,擁有基金管理牌照P1070824,主營“管理股權投資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資產管理、投資管理,創業投資”等業務。本基金為私募股權基金,在管理實繳基金規模超過200億元,累計管理實繳規模超過634.896億元。已成功孵化退出52家企業,并直接投資在國內主板、香港主板、美國納斯達克等成功IPO上市24家科技型企業,如尚德股份、安科生物、華光股份、吉鑫科技和愛康股份等,其中兩家曾被列入哈佛大學和清華大學教學案例。
集團控股的上海控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為上市配套服務機構,主營知識產權出資與資本運作業務,幫企業把無形資產轉化為有價值資產,并成為實繳資本,認列資本公積,提高企業凈資產,改善各資本比重,協助企業產業升級。集團在美國、英國、上海、北京、深圳、西安、湖北、江蘇、四川等地設立辦公室及資源中心,匯聚全球各行業精英翹楚,精進專業、聚集資源,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助力企業融資上市,成為國際知名大型集團!
來源: 世界金控媒資部整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