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的知名度大幅提升,這是讓私營公司上市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讓一些知名的私募股權管理公司能夠接觸到公眾投資者。回顧 2021 年,共有 613 家 SPAC 上市,共籌集了 1450 億美元,比 2020 年的籌資額增長了 91%。
本文通過一些數據,看看新的 SPAC 的熱潮是否與早期 SPAC 的交易和表現一致。
SPAC上市有助于創紀錄的首次公開募股年
美國市場在11月已經超過 了 1990 年代創下的首次公開募股 (IPO) 記錄。截至到年底,IPO 數量達到驚人的 1,000 宗。
SPAC 在創下 IPO 記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占新上市總數的 59% 以上,高于 2020 年的約 53%(圖 1)。事實上,盡管所有其他 IPO 比 2020 年增加了 88%,但 SPAC 的上市數量卻增加了近 150%。
SPAC 生命周期正在縮短
在 2008 年至 2019 年之間上市的 SPAC ,平均需要將近兩年的時間才能找到收購目標。從 2015 年到 2019 年,大約 92% 的 SPAC 完成了收購。
根據數據(圖 2),2021中列出并完成收購的中位數SPAC只有大約0.64年(或僅僅超過7.5個月)。這一趨勢與2020年開始的稍老的SPAC是一致的,這些SPAC的平均完工時間也不到一年(約50%的SPAC已經完工)。
回顧之前的研究 ,SPAC 代表了 未來的 運營公司。在首次公開募股時,籌集的現金被存入信托基金,而 SPAC 的管理層或發起人則在尋找收購目標。
數據顯示,過去六年,SPAC 的典型融資規模保持在大約 2 億美元左右(圖 3 從淺灰色框過渡到深灰色框)。灰色框縮小的方式表明,在 2 億美元的上漲水平上形成了集中度。
盡管如此,還有更多的 SPAC(藍點),從小到大的分布仍然相當一致(線的頂部和底部),“較大”的 SPAC 通常在 5 億美元左右,而小型 SPAC 通常會籌集得更近到 4000 萬美元。
跨生命周期的 SPAC 交易
如前所述,交易模式會在 SPAC 的整個生命周期內發生變化:
首次公開募股:在首次公開募股時,SPAC 通常會經歷低波動性。
收購:只有確定收購目標,交易量才會真正開始增加。
完成:一旦業務合并完成,交易往往會保持波動,與其他新的運營公司更加一致——反映了投資者對目標公司業務模式的看法范圍以及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
總體而言,當消息可用且SPAC接近生命階段轉換時,波動性和交易(粗線)出現峰值。這也是有道理的,因為當新的信息增加了估值重新評估和新的價格發現期時。
SPAC 性能隨時間變化
SPAC 的表現會隨著時間而變化。下圖顯示了從 2019 年到 2021 年 11 月上旬成功完成收購的 SPAC 的表現。
平均回報為正,漲幅超過 40%。數據表明,許多積極的回報出現在預公告期結束時,以及作為運營公司的第一年結束時。
結論
SPAC 是私營公司進入公開市場的另一種方式,讓公眾可以接觸到更多處于早期階段的成長型公司和類似私募股權的投資經理。
近年來 SPAC 的受歡迎程度有所上升,導致上市和融資創紀錄。
無論如何,SPAC 不同于運營公司、共同基金或 ETF。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重要的是要考慮 SPAC 的交易特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如何變化,并在投資之前了解預期業績結果的范圍。
世界金融控股集團(美國上市股票代碼WFHG),是一家專業協助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進入資本市場的全方位資本運作服務機構。含輔導上市、頂層設計、市值管理、投資融資、并購重組等,集團獨創IAPO上市模式,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規劃最合適的上市路徑,提高企業上市成功率。
集團相關的互聯家基金,團隊自99年從事基金管理至今,目前擁有基金管理牌照:江蘇互聯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P1070824)、深圳金磚公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P1030533),主營“管理股權投資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資產管理、投資管理,創業投資”等業務。本基金為私募股權基金,在管理實繳基金規模超過200億元,累計管理實繳規模超過634.896億元。主要包括巴中市、婁底市、普洱市、青銅峽市、貴陽市、百色市等16個城市政府投資基金。成功孵化退出52家企業,直接IPO上市包括尚德股份、安科生物、華光鍋爐、吉鑫科技和愛康股份等24家科技型企業成功上市,并通過資本運營增值服務推動相關企業成為國際(或國內)細分行業龍頭,其中兩家曾被列入哈佛大學和清華大學教學案例。
集團控股的上海控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為上市配套服務機構,主營知識產權出資與資本運作業務,助力企業輕松融資,快速上市。集團在美國、英國、上海、西安等地設立辦公室,依托陸家嘴CBD商務版塊,匯聚全球各行業精英翹楚,團隊具有數十年投融資、企業上市、資本運作成功案例,已幫助眾多企業獲得融資上市,成為知名企業。
來源:綠專資本 世界金控媒資部整合編輯
? 免責聲明:本平臺內容部分來源于網絡,信息僅供參考,本平臺不承擔責任。如果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刪除。